一、填空题(每题2空) s gm 5
2^
1、新《煤矿安全规程》是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的。 2、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技术规范)。 jF'%#<
3.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5jCT.jk@e
4、(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作规程》三大规程在煤矿生产中具有同等重要和并列平等的关系。 )e
t$Rf
5、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依法享受有关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建议权)的权力 *;*us|
6、“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事故原因没没查清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 群众末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B<!Wh~g
7.低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检查次数的要求是每班至少( 2 )次。高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的检查次数的要求是每班至少( 3 )次。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涌出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 。 mJ
FF%g
8.采用串联通风时,风流串入工作面进风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 0.5% )。 N5I`=3}*Hy
9.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中沼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dHNs}iG&
10.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0%)时,必须停止使用电钻打。 &+Vo3aI
11.处理掘进巷道局部冒落空洞中局部瓦斯积聚的方法有(风袖排除法)、( 压风排除法)、 导风排除法 、 充填消除法 。 <d'>]C
12.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在 ( 正常生产)情况下平均日产一吨煤的瓦斯涌出量。 0&$s3A*S,
13.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 1% )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 ) ,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r.l[hb%a
14.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和 (防灭火 )检查制度。 MWqc<{K\
15.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都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0.5%) 以下时,方可复电开动机器,使用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的掘进工作面,只准人工复电。 59&IVe
16.瓦斯检查做到 (瓦斯检查手册 )、(瓦斯检查牌板 )、瓦斯班报三对口。 1/_4Bf5#|
17、掘进工作面空气的测点,应在距工作面迎头( 5 )米处的(回风流)中。 N$?nD(pWh@
18、当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 5 )m 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 3) m3/min,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不合理时,应采取抽放措施。 7+@Z
^bs~
19、掘进巷道出现高冒时,必须用( 不燃性材料接实) ,严禁( 瞒顶 )。 jQuX<3
20、临时停工地点不得 (停风);否则必须 (切断电源), 设置栅栏,揭示 警标, 禁止人员入内,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JQ<C
21、瓦斯传感器须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 毫米,距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毫米。 ~XX:Ns>
22、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 米3/吨或有瓦斯喷出的个别区域(采区或工作面)为 (高瓦斯区),该区应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O6kkt
23、任何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时,都不得进入(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 )%的区域。 ME%zJ
24、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o_C}4=
25、在接近溶洞、含水丰富的地层、(.流沙层)(导水断层)积水的井巷和老空、打开隔水煤(岩)柱放等有危险的地点爆破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p+zCIG@v
26、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挂红)(挂汗)顶板来压、煤岩变松软时,必须停止作业。 c\Yh?.v&Yo
27、(高瓦斯)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巷掘进工作面,严禁使用钢丝绳牵引的耙装机。 8H(IJG
28、“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分别检查风流中的瓦斯。 9Z\;.
29、低瓦斯矿井的煤层采掘工作面、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by#zc0J
30.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其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称之为失爆。 A?mG,0d^
31、.井下供电应做到的“三无”内容是(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9+}yGe
32、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 mw)
GU.L[7
33、掘进工作面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kgq~+#yNy
34、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MI8|/
C
35、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MGP3,@
36、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 {[
37、矿井供电系统中常说的三大保护是指过流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 2&4>hA60
38、漏电可造成四个方面的危害,即人身触电、瓦斯煤尘爆炸、(引爆电雷管)和(电气火灾)。 "[vw iV
39、井下供电系统中应做到的“三无”是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o2ddC4 T6
40、在低瓦斯矿井中,掘进工作面使用的局部通风机应实行(风电闭锁);在高瓦斯矿井中,掘进工作面使用的局部通风机应实行三专两闭锁。 _$aTlrRr
二、选择题(三选一) /k?aM29
1、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得低于 (B ) 。 qW!Tg 9
A. 20.96% B. 20% C. 18% fF#_:LwK
2、采掘工作面落煤时的瓦斯涌出量,通常都 (A) 进行其它工序时的瓦斯涌出量。 ;
Hu{18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Oc
K6nXv
3、低瓦斯矿井中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 (A) 的个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规定管理。 #CR0
29m
A 10m3/t B 5 m3/t C 15 m3/t ~s&4m 3
4、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c ) 。 tu:
avs<
A 0.5% B 1.0% C.1.5% ~g:TLpoii6
5、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 C)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w{??1rId_
A 0.5% B 1.0% C.1.5% RgS}Y3Tl
6.临时停风的掘进巷道中瓦斯浓度超过 ( C ) 时,在恢复正常通风前就地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瓦斯排放。 -D
9rlf
A 0.5% B 1.0% C.1.5% ^,!Wf7zK=
7、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隔爆棚不得少于( B ) 。 H|&x`H
A 200L/m2 B 400 L/m2 C 300 L/m2 ;VlHa3
8、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得低于( B ) 。 e{}HS 3
A 20.96% B 20% C 18% n(NZEA=gQT
9、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C )。 O0T q}}<
A 2m B 5 m C 10 m U:
W][5
10、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迎头风袋出风口至掘进迎头的距离不得小于( B )。 9$'%vG
A 3米 B 5米 C 8米 2\kHC!/(|
11、煤巷及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小于( B )。 |z2'?w(-8q
A 0.15m/s B 0.25m/s C 1m/s fb\PY|
12、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应在放炮地点工作面煤壁上下各( A ) 米的风流中进行。 6|CQ|h$[
A 20 B 25 C 15 NH
UK{
13、掘进工作面内开掘的独头,其深度不得超过( B ) 。 1k:F7<Wu
A 2米 B 3米 C 6米 l17'h/CDh
1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 ( B )个月内进行永久封闭。 l.TTTnvc
A 1 B 1.5 C 2 n_r\KB3mfW
15.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 c ) 。 ~{t-!
A 0.5% B 1.0% C.1.5% z4G5Gy
16、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做到 ( c ) 。 7A`<
0nG
A、切断电源并向调度室汇报; B、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C、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n,IlEMQC
T
17、过滤式自救器可作为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和( A ) 事故时,灾区人员逃生的工具。 Qe. \v&se
A.矿井火灾 B. 煤与瓦斯突出 C .瓦斯喷出 S<<G!IE)+
18、当采煤机前后20米内的风流中瓦斯浓度达(A )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 3\ifI* -
A. 1.5% B. 1% C. 2% dhvR-U uq
19、在被串联的采煤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断电仪,其报警值和断电值分别为( c )。 Y?)?kQl
A. 1%、1% B. 0.5%、1% C. 0.5%、0.5% v,d94V
20、炮采工作面内每隔 ( A ) m应至少设一个三通阀门。 7"&Gs"+O
A.20 B.50 C.30 t16=|:
2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合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B) :i:uZ^Bxa
A. 1h B. 2h c 3h ("aDg/4B
22、电缆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吊挂间距不得超过( A )。 +(,^OPd&L
A.3m B. 4m C. 5m e; j8l
23、因瓦斯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只有瓦斯浓度降到(B )方可送电开动机器。 i|1S?
A.1.5% B.1.0% C.0.5% oZ
HjH;TQb
24、检修电气设备时,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允许的(A ) Q
bB7 05_
A.可以约时停送电 B.不可约时停送电 C.电话通知停送电 %z?N |
25、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B )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B7Femr#>?N
A.1.5% B.1.0% C.1.2% ~Xh.vG#
26、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 B )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 @=X!5:NJyV
A.1.0 B.0.5 C.1.5 kEtG=4EL
27、用爆破方法贯通井巷时,当贯通的两个工作面相距( C )m前,地测部门必须事先下达通知书,并且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接通。 b:W=~CD]]
A.20 B.30 C.40 Aj+1ZM
28、爆破地点距老空( B. )m前,必须通过打探眼、探钻等有效措施,探明老空区的准确位置和范围、水、火、瓦斯等情况,必须根据探明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0w)W[#
A.10 B.15 C.20 ^GKWS[61a
29、煤矿许用装药的安全等级越大,其安全性( A )。 y
A#\dn4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RJzR^]&GA
30、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A)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Z1:As(|@x
A 断电 B 供电 C 馈电 !%4> 8:
31、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A )时,方可启动通风机。 3T')&{
A.0.5% B.1.0% C.1.5% @4u+Hm&
32、间距小于( C )m的平行巷道,其中一个巷道爆破时,两个工作面的人员都必须撤离至安全地点。 R7MsxP7{{U
A.20 B25 C.30 'FQn0#aRu
33、爆破后,爆破地点附近( C )m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D"uxoq@m
A.10 B.15 C.20 '`h; y~
34、每次爆破前都必须对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进行检查,瓦斯浓度在( B )以下,且煤尘符合规定后,方可爆破。 ]J=}LVT(Mr
A.0.5% B.1.0% C.1.5% LerFv8s
35、掘进工作面松动爆破时,为了防止延期突出,爆破后至少等待( B )分钟,方可进入工作面。 kLOQjac=W[
A.15 B.20 C.25 : lfj)
36、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A)次。 CT#iP;0
A 1 B 2 C 3 afF6W+%
37、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A)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sJYU~* l
A 7 B 10 C 15 Cxr@]y
38、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B)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N2#=j<>A
A、通风区长 B 矿长 C 经营矿长 Tuz1Pwe
39、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C)的高纯度甲烷气体。 6M\5GB8
A 90% B 98% C 99.9% 7< A ;AB
40、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A)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e]
YW5,egk
A 8h B 16h C 24h *|c%O 4
三、判断题 fC[ 'lH
1.倾角大于12°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 ) unIn2{mq0
2.采煤工作面采用反向通风系统时,其采空区发生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增大。( × ) Y<23
5A
3.在一般情况下,煤层瓦斯含量随着煤的埋藏深度的增大而有规律的增大。( √ ) Q?)~LuAu
4.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联的工作面为岩巷掘进工作面可以不安装断电仪( × ) [T2b6V_f
5.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5%时绝无发生爆炸的危险。( × ) ~4G/]O@=&
6. 低瓦斯矿井中有瓦斯喷出的个别区域(采煤工作面或采区)应作为高瓦斯区,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规定管理。(√ ) 3< |